2016年5月17日,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六号楼(工会俱乐部)一楼,积聚了沪上10位教育专家、9位企业社会精英、10位学校教师和10位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四方人士就双创、双创背景下的教育,在此进行深入的探讨。
2015年初,李克强总理赴瑞士参加冬季达沃斯论坛,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随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工作重点中强调,继续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双创”时代由此开启。
职业院校一直是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摇篮。跟随“双创”时代的潮流,各种创新创业课程、实践以及培养模式在职业院校遍地开花,创新社、创意屋、创业街等“创”字团体也雨后春笋般出现,“创酷”、“创效”等创新名字也接踵而来...... 那么,“双创”教育也在时代的浪潮中应运而生。
什么是“双创”教育,什么是“创客”,学生和老师对“双创”教育有什么样的认知,职业院校应该树立怎样的“双创”教育观以及什么是真正的创新,在了解了这些之后,
社会(企业)、家长(学生)、教师和专家四方在会谈上就“怎样合力形成一个双创教育的生态系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