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创业园建设规划及创业教育介绍
一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学生创业实践园总体规划
1.功能定位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学生创业实践园在设计上主要体现六大功能: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功能、创业专题教育功能、项目孵化功能、创业实践功能、社会服务功能、综合管理功能。
(1)职业生涯规划实践功能
2011年4月,我校出台《上海石化工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学生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生涯设计活动,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引导学生根据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个性特征,作出人身健康发展的规划。提倡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协作、学会执业、学会发展”。在继后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实践中,贯穿了一条以职业素养养成为主线的成长路径,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了解专业与职业。即学生在一年级要了解所学的专业,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职业的工作环境,未来从事职业的职责、要求等,从而帮助学生从专业学习和发展的角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较为固定的习惯。通过生涯规划与教实践,学生具体的行为首先表现为要自觉遵守学校纪律、规范和与人友善相处。
第二阶段:了解职业的我。即学生在二年级要了解自我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职业价值,从而使学生在分析自我和专业要求之间差距的基础上,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学习能力,学会发现自己的优势,从心理层面做好向就业过度的准备,为“学校人”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做好准备,并通过大量的社团活动,使学生有了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基础和条件。
第三阶段:建立职业生涯规划金字塔。即在三、四年级,对学生的职业意识进行强化培养,帮助进行职业自我规划,制订三年或五年或十年的职业生涯计划,同时或部分专业或关联专业,嵌入创业教育的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学校创业实践园的创业实践项目或学校支持的社会实践,进行受限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
把职业素养的形成贯穿于学生在校成长的整个过程,并通过创业实践教育强化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理想,以在取得项目实施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职业观,使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创业实践园的创业实践加以部分兑现、优化和提升。
(2)创业专题教育功能
学校创业实践园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实践教育的基地,所有教学部门都参与和支持创业实践园运行,把在创业实践园开展的工作和创业专题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之内。并通过各专业的校企合作背景,争取到了社会和企业优质资源的支持,诸如拜耳公司、金山洗衣连锁企业、金山区企业家协会、金山物流快递中心等,并由这些企业和社会团体向广大学生作创业专题报告,或与学生进行成功创业案例的分享,或由小薇企业的创业成功人士现身说法,传播职业理想、从业道德、执业技巧、风险防控、服务协作和赢利理念等。学校的创业实践园,体现聚焦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和提高、承载系列创业专题教育的重要平台的功能。
(3)项目孵化功能
创业园地的运行和壮大需要调动学校各部门的积极性,形成有效合力,为入驻学生创业实践园的项目提供服务。服务内容包括:创业前NFTE创业教育培训、项目定位、商业计划书撰写与指导等。对于项目是否入园,采用竞选方式。一旦获批,便给予协助办理、硬件支持、人员培训、经营辅导等各种服务性帮助。至于运营过程中的营销、市场管理等,也在方法、法律事务、资金保管等诸多方面提供咨询、指导、协助等应求性帮助。创业实践园体,不仅具有项目服务功能,还体现了对项目的呵护和孵化作用。
(4)创业实践功能
学生创业实践园客户群一般以在校学生和教师为主体。考虑学生年龄的不成熟,阅历的不丰富,处理问题的不老练等,项目实施以创业实践和营运体验为主,提倡业主与客户的换位体验。对于在校学生,相互之间需求,愿望、想法是相通的,学生“业主”可以更多的站在学生“客户”角度设定项目,满足其服务需求。面向在校师生的经营和服务,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经营投资风险,即使出现了什么矛盾和纠纷,学校也完全可以进行协调和处置。这样定位,对创业信心的确立、创业项目的良性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体验社会竞争功能
学生创业实践园的运行,必须以市场竞争为基本规则。学生在创业园经营享有诸多便捷和优惠条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创业风险。但是这并不意味学生创业可以不按市场规律办事,一旦学生经营出现问题,便及时给予告知、告诫,并通过退出机制设立,由经营者为自己的有限亏损负责。创业者在真实市场环境中历练,通过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经受优胜劣汰严酷的市场经济规则约束,能让学生学会殚精竭虑想点子、百折不挠拓市场、千辛万苦学经营、翻个滚儿向前行的本领。
(6)综合管理功能
创业实践中心要对所有项目实行统筹管理,对进驻创业园的项目建立档案,跟踪扶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项目正常进行。就项目的流动资金而言,其来源以自筹为,诸如以项目组成员入股为主,也可吸收积极支持创业的教师和学生的资金,遵守自愿原则,并充分利用国家有关工商税收各项政策,确保资金流动的有效性。
2.空间布局
学校对创业实践园在空间上作了整体规划,目前现有建筑面积达到了364平方米,开放性活动场所面积达到了470平方米。创业实践园共分为包含下沉式广场和经营广场在内的两个露天活动区,包含学生活动中心、专用教室在内的创业教育传播区,以及包含一个市场管理中心、财务运转中心和两片12家店铺在内的创业实践经营区。露天活动区、创业教育传播区和创业实践经营区采用“一带一面一楼”的布局(图1),其特点在于创业实践教育和经营是在学校人流最密集的地带、活动最繁忙的区域。
图1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创业实践园及各门店分布图
3.组织机构
学校创业实践园机构,是在学校行政支持下,由学校学生处、团委负责组建和指导运行的,隶属于学生会直接管理。创业实践园管理机构如图2所示。
图2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创业实践园组织机构图
4.经营模式
学生创业实践的模式依据如下原则进行: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其主要项目模式有如下五种。(1)社团文化创业模式:感受社团创业文化是基础内容,通过参加社团活动了解制度、创业标语、创业事迹等社团创业文化,是创业实践的初级阶段。(2)个体工商户经营模式:社团文化创业中的突出者,承包创业项目,相对独立经营项目和管理项目成员。在此过程中,了解申请注册工商个体户的流程,初步掌握创业项目经营和管理。(3)连锁经营模式:巩固个体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尝试连锁经营模式。在个体工商经营模式中,具备条件的成员向校外拓展市场,从实践的角度上思考,连锁经营模式不仅体验市场的模式,而且提升项目成员的能力,学会经营及思考项目的框架结构。(4)电子商务经营模式:电子商务是一种潮流。项目成员可以通过注册淘宝网等途径成为会员,熟悉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5)公司制运作模式:这是中职学生创业实践的最高模式。
二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学生创业实践教育的“三大建设”
1.“1+1+1”课程化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1)创业教育
课题研究期间,实施了全校学生普识性创业教育,平均每为学生接受普适性创业教育达到16个学时,总计64000学时左右。普适性创业教育主要采用两种途径,一种是将创业教育融入德育课程,一种是利用学校创业实践园的活动楼和两个露天活动广场,以班会课、专题讲座、活动互动的形式进行。创业教育的相关主题参与学生人数见表1。
(2)特定的创业实践活动
对有需求有条件的在校学生,实施以特定项目为载体的课程教学实践,也即开展创业教育后的特定创业实践活动,一年中特定的创业实践活动见表2。
(3)运行机制
为保障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在校学生的创业实践教育以实践为基础,共形成包含项目培训、专家专题讲座、项目开发、运行管理在内的xxx个运行机制,其名称和内涵见表3。
2.学生创业实践园区
一年中,建立3个创业实践项目(表4),探索学生创业实践园的功能定位及运行机制,形成适应中职校学生的创业实践模式。
表4 2014年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新增创业实践项目一览表
3.创业实践指导团队
通过培养,在学校层面建立一支具有培养、指导、咨询和服务功能的,集项目培训和专家咨询为一体的创业实践指导、保障团队(表5),形成专兼职结合的创业实践教育专业化教师队伍,基本解决了创业实践过程中难题,为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创业教育实践的实施发挥了保驾作用。
表5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创业实践教育创业导师队伍一览表
4.结对共建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学校创业实践园各个项目的开展和建设,整合学校、企业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社会实践平台。经协商,金山区女企业家联谊会与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学生创业实践项目开展结对共建活动。(表6)
表6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创业实践园项目与金山区女企业家结对共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