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科技创新教育,开启学生美好未来
上海工商信息学校
创新创业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而创新创业需要建立技术产业化的平台。当今,科技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创造意识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要强化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教育的引领作用。近年来,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训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按照“搭建平台、典型引路、积极引导、重在普及”的思路,体现“强基础、重能力、抓创新”的原则,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促进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科技创新初现成效。
一、科技创新教育历年来所取得的成绩
1、科技教育载满誉
至今为止,累计成功申请专利198件,其中发明专利77件、实用新型专利120件、外观设计专利1件,共有72件专利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在“2009上海飞利浦杯青少年专利申请奖”评比活动中,我校两位同学的专利分别荣获二等奖。2009年我校被命名为“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2010年我校被命名为“2009---2010年度青浦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2015年8月我校陈泽同学发明的专利作品“一种马桶清洁装置”荣获银奖。
2、科技教育助发展
通过科技创新活动使我们的学生对自己有了重新的认识,重树信心,将这种
精神带到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中去,起到了良好的互动效果。
« 每学期组织校内电子小报评比活动一次,共评出校级奖励156篇,收到稿件520余件。全校每年组织一次科技知识现场抢答活动
« 2009“西部杯”上海市青少年计算机应用操作竞赛,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
« “青浦区2010年明日科技之星评选”2位学生获得“明日希望之星”称号
« 2010组织学生参加“青浦区模型与世博同行”创意活动获团体一等奖
« 参加“2009、2010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创造发明设计竞赛”获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1名和优秀辅导教师奖
« 每学年组织一次全校范围的“科技与专利知识竞赛”活动
二、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的实施措施
1、完善组织结构,切实推广科普教育。
科普活动是对学生进行科普教育最直接的途径,是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动手能力锻炼的有效手段,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科普活动,为了使科技普及教育工作能够切实地得到推广和正常的开展,我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教学处长为副组长,各专业部、主管科室的领导和科技总辅导员(兼知识产权知识推广员)为成员的管理、指导班子,统筹安排科技普及教育工作。每个教学班级配备一名学生科普宣传员负责各班级学生科技活动的联系和推广工作。将“科学技术知识普及教育”与“专利试点教育”工作整合在一套组织结构内进行统一运作。
2、搭建课程平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为了能更好的辅导学生,提高教师的科技活动的辅导能力,成立了学校科技教研组(科技教师学历全为本科以上,研究生学历占42%,高级职称占57%),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定期进行科技教学研讨活动,并将科技与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开设了“科技创新及专利申请辅导”、“生物与环保”、“电子制作”等3。8门每周四课时的科技类任意选修课程。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同时结合我校专业学习特点,发挥专业优势、发挥教师特长。各专业部确定了1~2位辅导老师根据本专业的特色开设“科技创新”选修课程(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小组)。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学生知识产权教育与科普活动,通过不断实践,逐步提高教师的科技活动辅导水平和知识产权知识,逐步形成本校的特色项目。对在活动中取得成绩的教师,坚持按学校教育成果奖励条例给予相应的奖励,并作为教师业务考核、评选先进及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之一。
3、立足科技小组,挖掘潜在能力。
我校组建了科技活动小组,为学生多样化发展搭建广阔的成长平台。在区少年宫指导下,学生科技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并踊跃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其间,先后完成了“聋人的闹钟”和“盲人的眼镜”两项科技创新作品。信息传播出去后,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异想天开”栏目组派出编导、摄像人员,专程来我校实地拍摄这两个发明作品,采访参与研制的学生,并将相关内容制成两部短片播出。这幕展示学校风貌和学生风采的情景,促使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更多的人意识到自己潜藏着的创造能力。
4、借助校外资源,拓宽创新视野。
« 聘请上海航天局研究员、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市劳动模范钱文耀作关于载人航天工程报告(全校学生参加)
« 聘请了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专家许章林来我校作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报告(全校学生参加)
« 聘请了上海市专利事务所所长王宏祥来校为全体学生作“怎样申请专利”的报告。(全校学生参加)
« 在“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我与科学家面对面”活动中聘请了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科技名师——葛智伟老师” 作了以“打开思路,追寻创新之梦”为主题的报告
5、组建科技社团,初显品牌效应。
随着科技活动小组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参与热情的不断提升,我校科技创新教育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充。2003年,学校因势利导,在科技活动小组的基础上组建了学生科技社团,在科技普及教育的基础上推出科技创新教育。这一工作由学校科技总辅导员牵头,并安排了更多有专业背景、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科技辅导员。学生把科技社团当成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们自主组织全校性的科普活动,积极参加区、市两级各类科技竞赛。在科技团队活动中,学生不仅增强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而且组织能力、社交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为了让学生自始至终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奋的情绪参加科普、科技活动,感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创造的欢乐,教师加强了平时指导,注重以专业教育为主线,将科技元素渗透于专业技能教学中,体现在生活习惯的养成中,使学生通过耳濡目染逐步接受。从此,各级竞赛获奖捷报频传,全校性科技活动为校园生活抹上了亮丽的色彩。
6、加强知识产权教育,推进科技教育创新。
科技活动能否让学生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重新点燃生活的希望,感到自己同样有出息、有风采,这是有效推进科技创新教育的一个很现实的话题。我校经过多年实践探索,认为知识产权教育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知识产权本身就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知识产权知识的教育与专业教育也有不小的交集。只要结合得当,就可以借此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而来自科技创新结果的专利申请,又可以使学生体验到久违的成功感。从2004年开始,我校在区知识产权局和区教育局的指导下,利用每周4课时的科技类个性化课程,开展了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辅导学生给自己的发明作品申请专利,并在每学期举办一次关于科技与知识产权的知识竞赛。2005年,我校教师申请的第一个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2006年,学生申请的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成功的体验、国家的认可、社会的肯定冲击着学生的心灵,学生那种手捧国家授权的专利证书或竞赛获奖证书时的豪迈气概,与初进职校时的颓废样子,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三、探索科技教育工作新途径
2015年,学校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建立了校企合作创新工作室。工作室秉承产、学、研为宗旨,结合企业的市场化运作,让师生充分参与到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提升师生的项目开发能力与科技创新能力,探索科技教育工作新途径。
1、以企业的产品作为对象,师生参与产品的样品制作、质量检测、生产工艺设计、小批量试产等环节,校企合作完成整个产品的生产流程。目前工作室已完成灯联网产品(包括单灯控制器与集中控制器)和两个产品的车载空气治理器试制与工艺设计工作,并将试制过程的相关知识、技能整理成教学内容添加到相关课程中。
2、结合产品的生产流程及企业的产品市场反馈,学校教师与企业骨干共同探索适用于市场的专业课程与专业选修课,让学生能够学到最前端的技术和知识。
3、学生的专业技术研发能力也是工作室的首要任务之一,让一些有梦想的学生,在我们的平台上更快更迅速的实现。
l 学生创意发明,依托企业的市场渠道和研发团队,完善样机功能,更快走向市场,帮助学生自主发明和自主创业。
l 企业产品研发阶段,师生参与设计和调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学以致用,了解目前最新的技术和工具。
l 由企业研发团队和教师共同辅导学生参加各专业技能竞赛,让学生的思维和设计能力更接近市场需求。
四、科技教育工作规划
我校科技教育工作在总结前期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下一步工作也作了一个总体规划,要求在完全保持现有的特色和项目的前提下对科技和知识产权教育工作进行拓展。
1、进一步培育高素质、年轻化的科技教师队伍,加大对科技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争取在未来5年中与区少科站合作对科技教师完成一轮全面培训,并选拔出后备骨干力量。
2、完善和加强学校科技类社团活动,加大培养学生中的科技活动积极分子队伍和科技尖子学生为明日科技之星选拔打基础。
3、积极开展校外科普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校团委和校学生会联合行动,每学期开展一次科技进社区,到企业宣传活动。请进来方面,除了请科学家到学校作讲座以外,还要聘请校外科技教育机构和社会上的专家、学者定期和不定期地来校讲授科技类课程以充实和丰富学校科技教育队伍。
4、在知识产权教育工作中进一步组织和辅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活动,提高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与知识产权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特色教育方式。积极推进校企联合,利用校企合作创新工作室,探索将学生的发明专利向市场转化工作。学校组织技术力量并加大科技教育资金的投入,将有实用价值的专利开发成实物模型,参加上海市的发明专利推介展示会。
5、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工具加大校园科普教育的宣传力度。主动与校宣传部合作每学期在学校宣传主窗口长廊中出版一期科技类专题宣传。另外还要组织老师和学生在校园网上积极发表科技知识类文章和活动感想。
科技教育及知识产权教育工作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程,它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兴旺。我们将不断思考和探索,在既往工作的基础上,发扬优势,弥补不足,在培养学生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等层面上,在毕业班级大力推广自主创新、创业的意识,使我校的科技及知识产权教育工作更接地气。在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我校的“科技创新创业”正如“尖尖小荷”,相信有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有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将会在科技创新创业教育的园地里绽开出朵朵奇葩。